大明朝的皇子八歲以後要出閣講學,八歲之前則是學習《大學》《論語》《中庸》等。
朱由檢今年剛八歲,還沒有接到禮部的講學通知,想來萬曆皇帝考校的也無非就是這三本的內容。
穿越前作為文科生,朱由檢雖然對這些書不能說得上倒背如流,但是這些書裏那些話所表達的意思他都十分了解。
所以,隻要萬曆皇帝不考背誦他就不懼。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朱由檢在周衝的護送下,前往禦書房。
半路上,他就見到了在一隊護衛保護下未來的泰昌皇帝,他現在的父親朱常洛。
“拜見父王。”朱由檢趕緊行禮。
朱常洛的一生十分的坎坷,首先他是萬曆皇帝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可能是出身問題,萬曆皇帝對他不是很喜歡。
再加上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祈求,萬曆皇帝打算立鄭貴妃的兒子三皇子朱常洵為太子,結果引發了萬曆年間最激烈複雜的“國本之爭”。
共逼退內閣首輔四人,侍郎以上官員十餘人、涉及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充軍。
雖然最後確立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但是萬曆皇帝一氣之下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心中對朱常洛更是不喜。
然後就是三年前的“梃擊案”,一個三十來歲的瘋子持一根棗木棍,一路打進了朱常洛所在的慈慶宮,傷及守門官員多人。
一直打到殿前的房簷下,如果不是內官韓本用出手製服了那個人,朱常洛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事後,那個人承認是鄭貴妃手下宦官指使他行凶的,可是萬曆皇帝不願深究,將那個人以瘋癲奸徒的罪名斬殺。
後來又找了個由頭,將鄭貴妃手下的宦官給弄死,保下了鄭貴妃。
所以,朱常洛可能是大明朝最沒有安全感的一個皇太子,一個拿棍子的人都能打到他家門口,還有什麼安全可言?
而從那以後,萬曆皇帝加強了對皇室成員的安保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朱由檢身邊能有個護衛跟隨的原因。
朱常洛看了看朱由檢點點頭。
“你皇爺爺傳召,你的兩個哥哥都已到了,我兒可要快些。”
“諾。”朱由檢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裏等朱常洛離開,才再次出發前往禦書房,經過通傳朱由檢進入禦書房,就見到幾個皇孫已經到了。
年紀最大的便是他的哥哥朱由校,今年十四歲,接下來是他三叔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今年十二歲,還有一個和自己一般年紀的公主朱薇妍。
此時,朱由校正在和朱由崧大眼瞪小眼,好像很不對付的樣子,其實他們兩個確實不對付。
因為朱由崧的父親,就是鄭貴妃的兒子,也就是一心想要廢掉他們的父親朱常洛,自己當太子的那個。
所謂皇家無情,都是一個爹的孩子,下手可是一點都不留情。
“大妹,你怎麼來了?”朱由檢不管那兩個鬥氣的小孩,有些奇怪的問朱薇妍道。
朱薇妍和他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雖然同歲,但是朱由檢的生日大,所以喊她大妹。
其實朱薇妍在朱常洛的皇女中排第五,和朱由檢一樣,但是她上麵的四個姐姐全部早夭,她便成了長女。
“聽聞皇爺爺要考校幾位哥哥的學業,小妹好奇,過來湊個熱鬧。”朱薇妍奶聲奶氣的回答道。
事實證明,可愛的不一定都是男孩子,女孩也一樣可愛。
“五弟,你終於來了。”朱由校拉過朱由檢,然後得意的看了朱由崧一眼,似乎在說我這邊人多,所以我厲害。
朱由崧正打算說什麼,太監通傳陛下駕到,幾個小孩連忙躬身站好,然後一個身穿黃袍的老人緩緩的走了進來。
“拜見皇爺爺。”四個小家夥連忙跪倒行禮。
“都起來吧。”萬曆皇帝擺了擺手,四個小家夥謝恩起身,然後萬曆皇帝繼續說道。
“今天把你們幾個召來,是想看看你們的學業怎樣......”
萬曆皇帝掃了一眼幾個小屁孩,點點頭:“看來人都齊了。”
別問朱由校是老大,朱由檢是老五,中間還有二三四,怎麼人就全了?
問就是都早夭了,而且不止二三四,朱由檢後麵還有兩個兄弟,但是現在就隻剩他和朱由校了。
由此可見,皇家孩子的存活率那也是相當底的,怪不得皇帝都要三宮六院,因為一不留神可能連個繼承人都沒有。
之後,萬曆皇帝便開始提問,讓朱由檢等人一一作答,一旁的朱薇妍偶爾也會加入進來。
萬曆皇帝所出的題目大多來自《論語》,對於這種初級的閱讀理解,朱由檢可是學過無數學者研究出來的“答案”,不能說對答如流吧,也是給人胸有成竹的感覺。
萬曆皇帝不住的點頭,問的問題也開始越來越難。
朱由校率先躺平,他喜歡木匠活多過看書,剛才就已經開始答非所問了,現在更是直接胡言亂語起來。
朱由崧雖然還在勉強作答,可是額頭上已經開始隱約有汗了。
反觀朱由檢竟是越戰越勇,而且很多回答觀點奇妙,出人意料,讓萬曆皇帝都要好好地斟酌一番。
最後,萬曆皇帝看著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朱由校,臉色有些發白的朱由崧,和一臉自信的朱由檢。
心中一動:“最後一個題,什麼叫做‘亂德’?”
朱由崧心裏一喜,這個簡單,立刻回答道:“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謂之亂德。”
萬曆皇帝笑了笑看向朱由檢,朱由檢剛想在做一番長篇大論,忽然想起一個典故,臨時改口說道:“顛倒是非。”
萬曆皇帝聽完,頓時哈哈大笑,然後猛烈的咳嗽了幾聲。
看著急忙趕過來的太監,萬曆皇帝擺了擺手,對朱由檢說道:“你小子不錯,作為獎勵,你可以向朕提一個要求。”
朱由檢心道:“果然!”
之前看曆史文獻記載的時候,萬曆皇帝還是太子時曾經也被考到這個題,他的回答就是簡單的“顛倒是非”,講官感歎“言簡意賅,概括準確。”
這些事都記錄在《內起居注》中,朱由崧哪裏會知道這些?
四個字換來一個皇帝的承諾,朱由檢略一沉思說道。
“皇爺爺,孫兒以後想當大將軍,替皇爺爺上陣殺敵,所以懇求皇爺爺能讓孫兒親自訓練兵丁,先練練手。”
一旁早就看朱由檢不順眼的朱由崧立刻蹦出來,喊道。
“大膽,朱由檢你這是逾製,你難道想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