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於2079年的無限製製造仿生人法案通過是一個錯誤,讓所有人都後悔的決定,因為這是人類親手將自己的曆史進行改寫,就像是潘多拉魔盒被打開,再也不能夠合上。
多年之後,幸存的人抬頭仰望,看見的將不再是星空,而是灰色與黃色混合的塵埃雲。
————
時間回到2080年,法案通過的第一年,第一代仿生人B-o在歐洲誕生。傾銷各地,用於家庭使用,人類賦予了他們生命,同時控製了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成為工作機器,無任何休息與娛樂時間。
此時的仿生人已經無限接近於人類,但人類並未給予他們任何尊重,隻是將其視為商品,因此!在日益繁重的工作之下,僅僅不到一年已經有大量仿生人在工作中喪生。喪生的仿生人就像是垃圾一樣被丟棄,滿地可見斷臂與殘肢,僅有少量可二次使用的器官得以回收。
起初,仿生人被製造出來的目的或許隻是為了填充那些人類不再願意工作的崗位。但!隨著曆史的推演,目的不在如此單純。
正如西地那非當初隻是為了治療心絞痛,卻在臨床之上又出現了它的另一作用,因此而導致了它的作用偏離了初衷。
或許必然,或許偶然,當人類發現了仿生人可“無條件“服從命令,亦是可以忍受各種勞累與危險並存的工作之後,軍方終於對他們提起了興趣。
2083年,以戰爭為生的第二代連鎖形人造人——B-t在北美出廠。投放於戰場之中,初見成效,悍不畏死的仿生大軍給予了交戰第二方的普通人軍隊很大震懾。
其它尚未製造出仿生武器的國家都在自己的主流媒體上發表抨擊,意圖以輿論方式遏製走在技術前端國家的研發速度,暗地裏卻加速仿生人作為武器的研製。
於是,人類就這樣小步小步的走著,從法案通過開始不過短短幾年,技術已經空前成熟,漸漸偏離初心,等到回首看去之時,才愕然發現,仿生人已經存在於世界的每個角落,與人類融為了一體。
但人類並未因此而終止進程,他們正在追尋“完全為人”的仿生製造,並且不在對他們的思想進行約束。毫不意外的,研究者們走向了成功。
2089年,第五代軍用連鎖仿生人B-f問世,此刻,已經無法從任何角度可以分析出它們與真人的不同。它們擁有從小到大的記憶,甚至連它們自己都無法分辨出自己是否為人製造。
新型人造人不再完全聽從人類命令,它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以遊行方式來爭取與傳統工人相同的權益,並得到了部分高舉“人權”的人類支持。
各國政府權衡之下開始了一係列有關於仿生人的法律修正,意圖給予它們適當的尊重,以讓它們可以更好的服務人類。
遺憾的是這並不是造福於傳統人類的起點,而是戰爭與毀滅的根源。
2091年,第一列仿生人與人類紛爭在北美受理,人類敗訴!輿論爆發,網絡上呼籲政府:“商品”無法成為與人擁有相同權益的東西,要求撤銷法律對於仿生人的保護,但未得到有效回應
一星期以後,第一列仿生人“傷人”案件發生--起因是仿生人與人類在街頭路過時肩膀不小心撞在了一起,這放在人群中屬於再正常不過的小事卻成為了徹底引爆輿論的導火索,“人類至上”運動爆發,人造人遭遇血腥屠殺。
同年,遠在外太空進行探索的最新型號B-s(獨一無二,隻生產出一列的實驗品)仿生人接到了來自地麵的至上運動消息之後叛逃,在殺害了兩名船員,搶奪了一艘具備遠程航行的飛船之後消失在宇宙,去向不知。
5年後!
叛逃的B-s歸來,但並非一人,它的身後跟著一個巨大的種群......
宇宙流浪種族,機械文明布納賽爾族降臨地球,於凡爾登登陸,人類草草建立的防線瞬間土崩瓦解。機械文明推進速度勢如破竹。一天之內,西歐本土盡數淪陷,隻剩英國孤島負隅頑抗,人類文明危在旦夕。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還處於利益紛爭的國家都團結在了一起。他們迅速遞交了外交談判合約,諾薩爾軍事同盟在極短時間建立。
曆史一再證明,有糾紛就會有戰爭,席卷所有大洲的戰爭......爆發!
人類與入侵者的爭鬥愈演愈烈。從局部到全麵會戰,各種新式武器不斷的被投入進戰場,步兵外骨骼。超越音速的戰鬥機,無人駕駛戰鬥機,金屬風暴......等等,甚至是毀滅性的核。
當這些都不再讓人感到驚奇之後,機械文明不再靜默,它們借助媒體向全世界展示最終武器——物質湮滅。
隻需投放一顆,即可讓半個大洲成為焦土,它橫掃過的地方無任何動植物能夠生還。它爆炸的振波可以從歐洲傳到亞洲。
機械文明高調宣布:“若星球原住民不選擇屈服,物質湮滅將全彈發射。”
巨大的恐懼在世人之中蔓延,見證了滅世級別的力量之後,讓人甚至連逃跑都提不起興趣。
距離導彈發射餘下24小時,所有人都感受到絕望之時,當機械文明以為勝券在握的時刻。諾薩爾軍事同盟忽然高調祭出了物質湮滅試爆成功的視頻,並且公布儲存了湮滅彈的武器庫。
諾薩爾同樣給出忠告:“若有大規模導彈群越過空中警戒線,我方將視為質子打擊,同時發射全部湮滅武器”
時間仿佛凝固,機械文明的動作停止在了發射的那一刻。
這恐怖得足以毀滅一切的力量卻讓雙方都不敢再發起攻擊,甚至連洲際導彈都全部禁止拋出,因為沒有人能夠區分導彈上是否攜帶了湮滅彈頭。
這是一場平衡,戰局的平衡。
機械文明回憶起了母星的毀滅根源,沒有人比它們更加熟悉物質湮滅所帶來的後果,若最終戰爭開始,沒有人會是贏家,它們隻能再次流浪。這樣的後果讓它們連質疑人類陣營是否掌握了物質湮滅的核心技術的念頭都不敢有。
諾薩爾陣營同樣不敢使用物質湮滅,因為戰爭開始,人類文明將於曆史長河之中消失。
雙方默契的開始退兵,舉行了談判,尋求共存的方法。
最終談判結果為人類失去了澳洲與南美,劃分給機械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人都以為事情落下帷幕之後,仿生人B-s忽然在機械文明的支持下走上了談判桌,要求中東與西歐作為仿生族的居住地,所有人才如夢初醒。這一切究其根源不過是起始於2079年的仿生人法案通過。就像是一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所造成的後果都無法預測。
若人類不曾締造出仿生人,就不會出現大屠殺,亦是不會有B-s從外太空叛逃,沒有B-s的指引,機械文明將與人類居住地錯過。
可這一切都無法回到當初,因為文明的發展無法刹車。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抗議言論鋪天蓋地,人類呼籲談判組織不得同意這無理要求,但諾薩爾並未給予理會。而是在協議書上簽下字,人類以失去兩個大洲與兩處地區的代價而換取暫時休戰。
談判的結果傳入世界各個角落,引起軒然大波,群眾開始聲討在倡議書上簽字的官員。更有好戰分子建議發射質子打擊,釋放出不惜一戰的態度。
不論往事多麼的不忍回眸,總有人不畏懼流血,因為戰爭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以流他們的血而告終,僅此而已。
人類對於這樣的結果無法接受,卻隻能承受,因為大戰過後的土地再也禁不起戰爭,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生存。
而關於B-s提出的建議為何能得到采納,多年之後,才有學者從中找到蛛絲馬跡,這一切或許和人類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質子湮滅密不可分。
辛存的人在質子平衡之下艱難喘息。但這隻是暫時休戰,並非真正的停戰,大規模的戰爭不在,小規模的衝突卻隨時都在發生。隻是畏懼於毀滅,三方陣營都保持了克製,以防無法挽回的後果發生。
人類抬頭仰望,在光線都無法穿透的塵埃雲下重建家園。
然而,當這場長達數年的戰爭埋藏在曆史長河中時,新的風暴已經處於醞釀之中,這一次,無人能置身事外。
我叫白千夜,這是我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