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也覺得這趟很值,但她並不滿足於此。
向來走一步看三步的她,點清錢後思維大開。
心裏的算盤撥拉得上下翻飛。
山裏紅隻是原料而已,而成品糖葫蘆賣得更貴。
一串糖葫蘆隻有十個山裏紅果子,但要賣兩毛錢一串。
糖葫蘆每串需要的糖並不是很多,也就是在山裏紅外麵裹上一層薄薄的糖而已。
一斤山裏紅能有五十個左右果子,按一斤一毛兩分算,五斤六毛錢,能有二百五十個左右果子。
能串二十五串。
串二十五串糖葫蘆,最多隻要一斤白糖。
在黑市白糖大概一元一斤。
如此算來,二十五串糖葫蘆,成本隻要一元六角,但可賣出五元。
回報率很高!
而且更輕鬆。
文舒真心不覺得加工糖葫蘆多麻煩。
本身做糖葫蘆就沒啥技術含量。
更何況她還有秘方:她記得重生前看過一個貼子,上麵寫了如何製作出味道更好、品相更漂亮的糖葫蘆。
貼子下的回複,很多人都說這方法不錯,試過貼子裏說的都是幹貨。
貼子裏說的方法也不麻煩,就是要注意一些細節。
文舒記得很清楚,有自信能做好。
不得不說,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
文舒就是有準備,而且腦子活泛能靈活運用的人。
她並沒有把今天的收益分給莊寅強,而莊寅強也沒有提這事。
唔,這個夥伴不錯,看來可以縮短臨時時間。
第二天,文舒等兩個妹妹上學,去隔壁找莊寅強,說了做冰糖葫蘆的打算。
並且把她寫的的成本核算給莊寅強看。
不是說口說無憑嘛,把成本以及利潤寫清楚,也省口舌不是。
莊寅強再次吃驚,大妹子你可真是厲害啊,這都想得出來?
看看手裏成本利潤寫得分明的紙,再看看自信的文舒,莊寅強覺得,這事可以!
“那麼,合作愉快。”
文舒勾唇,她就知道莊寅強肯定會繼續合作。
兩個商量了下,今天仍是分頭行動。
由莊寅強騎車去香山買山裏紅,而文舒去黑市買白糖。
一切都很順利。
莊寅強動力滿滿,收了兩百斤品相非常好的山裏紅。
不是他不想多收點,而是兩百斤已經是這輛三輪車能帶的極限。
再說兩百斤也不是個小數,他也不知道這些要賣多久。
文舒身上的錢不夠,莊寅強先墊5元給她.
文舒則是在他的指點下,去了黑市買了九斤白糖。又買了一千根串糖葫蘆的竹簽兒。
材料準備好,就等做出成品換成錢。
到了晚上,兩個妹妹做完作業,也跟著幫忙。
文舒對兩個妹妹特滿意的地方,就是兩個妹妹不會多嘴問東問西,她做什麼都支持而且會幫忙。
而且還不嘴饞,看糖葫蘆的眼神挺熱,卻不會想著先吃根解解饞。
真是國民好妹妹呀。
洗山楂,熬糖,串簽兒,文舒三姐妹和莊寅強忙了一夜。
當然,兩個妹妹還要上學,文舒在九點的時候就趕她們睡覺,不讓她們再做事。
一夜串起了四十五斤糖葫蘆,一共二百二十五串。
文舒和莊寅強看著這些紅豔豔的糖葫蘆,仿佛已經看到票票在向他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