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爺。”
“都去吧,讓咱家靜靜。”
......
與此同時,養心殿內。
朱由檢修長的身軀抱膀而立,突然道:“擬詔。”
王承恩不敢怠慢,趕忙攤開一卷明黃色詔書,提筆候命。
“詔湖州溫體仁,廣東陳邦彥、番禺黎遂球,廣州陳子壯,河南史可法。。。入朝聽候調用。”
朱由檢一連說了十二個人名才說完,被他說中的人大都三十上下,有幾個已經有了秀才或進士的身份,隻有一個溫體仁成就最高,已經是東林黨骨幹。
朱由檢本不想招東林黨人入朝,畢竟從某種層麵上來說,東林黨不如閹黨,可為了迷惑朝臣,他隻能把溫體仁、周彥儒添了進去,反正詔書的旨意是入朝聽用,至於給什麼官,這就得以後再商量了。
王承恩寫完最後一個字,吹幹墨跡,“陛下,我這就讓人傳旨。”
“等一下,再下一道旨意,王承恩待人溫厚,著其執掌東緝事廠,北城兵馬指揮白翎,中正嚴謹,不畏權勢,調其為錦衣衛指揮使,即刻上任。”
說完,朱由檢重重的舒了口氣:“行了,賈華陪朕上街走走。”
。。。
皇帝出巡可不是件小事,通常要提前幾天通知,然後由禁軍封鎖皇帝路過的路線,排查可能存在的威脅,幾天之後皇帝才會從路上經過,就算是在城內也要提前幾個時辰通知下去,再由禁軍去排查危險。
但朱由檢微服私訪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隻要和賈華等幾個侍衛換上便裝就好了。
三百多年以後的北京他來過,但這三百多年前的北京他卻是不曾走過,明代的北京雖然沒有後世的高樓大廈,卻也有著獨特的曆史韻味,漫步在正陽大街上,兩側都是二三層的明代小樓,餐館、妓院、賭坊,各種娛樂場所應有盡有,街道兩邊的小販叫賣聲不絕於耳,盡顯帝國首都的繁華。
此時的北京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放眼東西,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與北京城相媲美,街道上的一切都讓朱由檢十分好奇,東瞅瞅西看看,一副鄉巴佬進城的反應。
身後的賈華穿著不起眼的黑衣,懷抱著一把被布條纏著的苗刀,片言不發的跟在朱由檢身後,儼然一副家奴裝扮,隻是那犀利的雙眸令人一見難忘。
朱由檢拿起一個糖人,美滋滋的舔了兩口,“賈華,城內最大的酒樓是哪家?”
“醉仙樓,國丈開的。”
“他開的。”朱由檢愣了下,旋即笑道:“走,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