殮妝師這個職業,自古就有。
中國人講究人死為大,所以對於身後事特別講究,就算是家裏實在窮的揭不開鍋了,也會拿個草席把屍體卷起來。
而殮妝師要做的,就是給屍體洗淨,化妝,穿衣。
如果碰到屍首不全的,麵目全非的,還要負責給屍體處理好。
像是古代時候那些酷刑而死的,什麼砍頭,腰斬,淩遲,分屍之類的,很少能有個全屍,即便是全屍,不少也遭遇過酷刑,木驢,老虎凳之類的,死相越慘,殮妝師的工作量就越大。
屍首分離的,要拿線縫合起來,腰斬而死的,要掏空腹腔塞入柳絮,淩遲處死的,要用模具包裹起來,重塑一個人形。
到了現代雖然沒有那些古代的酷刑了,但是又多了車禍和各種事故。
一開始我挺不適應的,見到一些屍體的時候沒少吐出來,後來逐漸習慣了,爺爺便讓我參與了更多的事情當中。
這天剛走了一批事主,給的酬金不少,足足有十萬塊,而屍體說是工廠事故,被機械分屍了。
機械分屍,既然死相極慘,但是十萬塊也是天價了。
等到爺爺回來,我高興地跟他說起談下了這樁生意,心裏想著等做完這單,讓他給我買個新手機。
哪知爺爺盯著我看了一會兒,然後突然冒出一句,“你這額頭怎麼多了一個黑斑?”
“啥?”幹這行的,見多了那些屍體上出現的屍斑,所以待我反應過來,渾身便是一個激靈,立馬往額頭上摸去。
爺爺一把抓住我的手,厲聲說道:“天上不會掉餡餅,越是有錢的人越是摳門。人家到底還提了什麼要求。”
爺爺的手勁很大,抓的我很疼,“哎呦,爺爺別這麼用勁。”
“你都要倒黴運了還不說。”
“人家就是讓我二十四小時看著屍體,這也沒啥。”
“就這麼多?”爺爺前傾身體,盯著我的眼睛。
“就這麼多。”
“帶我看看屍體。”
爺爺確認我沒有說謊,這才放下手。
我帶著爺爺來到停放屍體的地方。
“那,就是這具黑色的棺槨。”
爺爺指著棺槨,說道:“開棺。”
我一愣,不由得問道:“現在開棺不合適吧?”
殮妝師這行師有規矩的,就像事主送來的屍體叫做陰客,除非是幹活的時候,否則是不能打擾陰客的。
但是這裏就我和爺爺兩人,爺爺既是我的入行老師又是我的老板,我隻好聽從,便將棺槨打開。
可是開棺的時候沒想到怎麼都打不開,彷佛棺材蓋被吸住了一樣。
爺爺上前往棺材蓋的邊沿拍了一巴掌,裏麵隨即傳來一聲響。
隨後他臉色鐵青地道:“裏麵是空的,沒得屍體。”
剛才那聲響我也聽出來了,卻是跟平時的不一樣。
“啊,怎麼會是空的。那夥人錢都給了。”
“先付了錢?”爺爺驚異地說道,“還是得先開棺,看看裏麵是不是有什麼玄機。”
“可是打不開棺材蓋。”我撓了撓頭,這行本來講究就多,如今又遇到這麼詭異的事情,著實有些難辦。
“去借隻黑貓來。”
我不知道爺爺打算怎麼做,但還是依言去借了一隻黑貓。
爺爺接過黑貓,先是輕輕地撫/摸黑貓的腳趾,那黑貓在爺爺的懷裏舒服地眯上了眼睛,隨後他用力黑貓的腳掌,直到黑貓的指甲從肉/縫裏伸了出來。
緊接著,爺爺用力一拔,黑貓陡然炸毛慘叫一聲,一個跳躍跑了出去。
卻是爺爺將黑貓的一個指甲拔了下來。
那貓指甲又長又尖,末端還帶著血絲。
爺爺拿著那貓指甲插進棺材蓋的縫隙裏,然後拿出一條紅線纏在上麵。
做好了這一切之後,爺爺對我說道:“你來拉這個線繞著棺材走一圈。”
“好。”我上前拉著紅線走動,貓指甲被紅線扯動不斷地在棺材蓋的縫隙裏劃過,發出貓撓木板的刺耳聲音。
“茲拉,茲拉。”
待我繞完了一圈,爺爺讓我再次打開棺材蓋。
“爺爺,不都試過兩次了嘛。這棺材蓋打不開。”
爺爺恨鐵不成鋼地看了我一眼,“黑貓辟邪,它的指甲能劃破一些邪物的陰氣,這樣就能開棺了。”
聞言,我猛地停下來,“這裏麵有邪物?”
爺爺見我停了下來,一腳踹在我的屁股上,“趕緊打開棺材蓋,我看看你到底惹上了什麼麻煩。”
我這次小心了許多,誰知道裏麵的東西會不會突然跳出來。
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棺材蓋還是紋絲不動。
爺爺麵色一沉,“你惹的麻煩大了,去河邊看書去吧,看你娘保不保佑你。”
“爺爺,我娘早去世了,她咋保佑我。”
“你娘是水龍王的人,她保佑你就是水龍王保佑你。水龍王如果都不能保下你,那老子就提前給你辦喪事。”
“你說什麼?水龍王?”我從來沒有聽爺爺說過我娘的那些事情,所以頓時就有些激動。
“爺爺,水龍王是誰?是不是我爹的外號?”
哪知爺爺笑了笑,“外號?你還想水龍王做你爹?”
“爺爺,你告訴我我娘的是事情吧。”
我知道我娘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我是遺腹子,所以猛然間從爺爺口中聽到可能是我爹的線索,立馬就顧不得其他了。
爺爺歎了口氣,對我說道:“想知道你的身世,就去河邊看書,你爹看到你這麼愛學習,說不定就會出來見你了。”
於是我就拿著《山海真解》去河邊的涼亭裏看書。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覺得腦袋一蒙,猛地從書裏醒了過來。
頓時看見一張紅色的紙在河裏打轉。
這紅紙很奇怪,它一直泡在水裏,卻能安然無恙的從上遊飄到這裏。
我拿起紅紙一看,上麵用金線繡了幾行字。“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
“陰陽不分,不離不棄。”
“妾有窈窕之姿,君乃高官之主。”
“會及諸親,擇日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