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皇宮。
眾人急匆匆地趕回了皇宮之內,大臣們得知始皇帝並無大礙,紛紛上表看望。
就在這時,殿外走來一位宦官,他急匆匆地來到了裏麵。
“啟稟陛下,鄭妃跟您有急事相商,和您們的兒子有關。”
“扶蘇?”
“並非扶蘇之事也......”
嬴政的臉色凜然一變。
他和鄭妃現在隻有一個孩子,就是扶蘇。
那麼如果不是扶蘇之事的話......
想到這裏,始皇帝連忙站起身來,一把提起自己的黑色長袍就走了過來。
“現在,立刻!帶我過去!”
此時的後宮,鄭妃和小玉正在焦急地等著嬴政。
“娘娘,您說始皇帝會不會過來?”
“他肯定會來的。你有沒有把那個玉簪交給李神人?”
“當然給了。”
“他說什麼了沒有?”
“並沒有,他隻是顯得有些疑惑,倒是把玉簪收了下來。”
“蹬蹬蹬......”
一陣陣腳步聲傳了過來,兩人來到門口,果然是秦始皇。
“陛下最近可好?臣妾冒昧打擾陛下,還望見諒。”
“鄭妃,你說的是咱們的哪個兒子?”
“就是咱們當初的大兒子——贏天凡啊!”
“天凡有消息了?他身居何處?過得可好?”
嬴政的臉上一下子也露出了激動的申請,他雖然雷厲風行,殺伐果斷,但是贏天凡一直是他心裏的愧疚。
看到始皇帝的反應,鄭妃的心放下了一半。
她害怕始皇帝要拋下這個年少失蹤的兒子。
“啟稟陛下,臣妾認為,贏天凡正是在村落之中救回陛下之人。”
“你說什麼?!是他!”
嬴政一下子更不淡定了,他還沒有想好該如何報答那人,現如今鄭妃竟然告訴自己。
那位恩人就是自己的大兒子。
秦始皇的震驚溢於言表。
“你......你是由何見得的?”
“他的脖頸之處有一蘭花胎記,此物陛下當年可是說過乃是龍鳳之姿啊。”
“嘶......”
嬴政倒吸了一口涼氣,蘭花胎記他還記得,那麼......
“陛下,並且據小玉所說,她了解到,那位‘李神人’真名正是李天凡!”
鄭妃繼續說道,她的心也是砰砰砰地跳著。
“當年將天凡交付給老農之時,臣妾曾將名字告知於他。”
秦始皇徹底坐不住了,他已經把那位救命恩人當做了贏天凡。
他開始回想自己醒來之時,和那位少年的對視,那個神情,那個氣場......
絕非常人所能展現出來的。
“給我備馬!立刻給我備馬!我現在就要回去把天凡接回來!”
嬴政衝著外麵的傭人吼道,自己則準備換下身上的黑色龍袍。
“陛下,您這樣是不是有些過於心急了啊?”
門口的老宦說道。
“當初蒙將軍和諸位大臣可是叮囑您多歇息幾日的,可現如今您又要出去......”
一旁激動的鄭妃也冷靜了下來。
她原本打算和嬴政一起去把贏天凡接回來,可是現在皇帝的傷還未完全愈合。
再加上天凡開的方子裏也讓始皇帝靜養。
“陛下,以臣妾之見,您還是歇息幾日為好啊。”
嬴政一想也罷,不過他還是安排蒙恬先率人回到村子。
帶著一些珍寶送給李天凡。
順便可以拖住李天凡,防止他再出去。
幾日之後,浩浩蕩蕩的馬車再次趕到了這個小村子。
村子裏的人都快要見怪不怪了。
現在村子裏人人都知道李神人救活了一位將軍。
大家自然也是對他更加欽佩。
“李神人!大恩人!”
還沒走到李天凡的房前,嬴政就喊了起來。
“將軍,別來無恙啊?”
李天凡麵帶笑容走了出來,這幾天他已經收到了不少珍貴的珠寶。
“托李神人的福,我現在身體很好,沒啥問題了!”
一旁嬴政和鄭妃一起走了過來,臉上同樣掛滿了笑容。
幾人寒暄之後,嬴政謹慎的向李天凡問道。
“敢問李神人大名為何?”
“在下名為天凡。”
“敢問恩人可知此名為何人所取?”
嬴政聽到他真就叫李天凡之後,激動的神情根本藏不住。
李天凡感覺很詫異,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奇怪之感。
“此名是為家父所取。”
“敢問恩人是否由令堂撫養長大,我可不可以見見令堂呢?”
李天凡一聽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可是從藍星穿越而來,在這秦朝他哪裏知道有什麼父親。
此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從李天凡腦海中冒出。
難不成這個將軍也是一個穿越過來的人?
“在下沒有見過家父,小時候是由鄰家帶大的,不知父母去向。”
李天凡隻能隨口編一個不容易露餡的理由。
可是這話聽進了嬴政和鄭妃二人的耳中就不一樣了。
兩個人一下子就定住了,死死地盯著李天凡。
李天凡又被嚇了一跳,這種理由都能露餡嗎?
“二......二位有什麼問題嗎?”
“哦哦哦,沒有沒有,本將隻是有些許好奇。”
見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李天凡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幾人走進了屋內,映入眼簾的就是各種奇怪的器皿。
嬴政和鄭妃兩個人問了一圈,最後卻是啥也沒明白。
他們隻是知道,麵前這個“大兒子”,現如今已經不是一個一般人了。
他不僅醫術精湛,就連天文地理都是無所不知。
這些點上,就連自幼飽讀詩書的扶蘇公子肯定也會自愧不如。
就更不用說胡亥了。
幾人回到屋子的正廳,嬴政衝著底下的人揮了揮手。
“李先生啊,救命之恩無以回饋。”
“我作為秦朝的大將,此次前來拜訪恩人,帶了一把寶劍贈送給恩人。”
說完話,底下的人就小心地拿著一個上等楠木的盒子走了過來。
“那就先謝謝將軍了。”
李天凡也沒有客氣,直接接過了裝劍的盒子。
秦朝的冶煉技術還不是很發達。
剛剛脫離了銅器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
但是鐵還是國家級別的戰略物資,李天凡穿越過來之後沒有弄到多少。
這回他正好借著這把劍,看看秦朝的鍛造水平。
打開盒子,一股香氣從盒內飄出。
裏麵用上好的絲綢包住了一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