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華扶著陳曦回了屋裏,先用被子將陳曦裹緊,又抬手小心越過傷口試了試陳曦額頭的溫度。
這才大聲對外麵的陳成棟喊道:“孩兒他爸,你麻溜找紙先把破的玻璃先糊上,看風吹進來再凍著咱閨女。”
陳成棟在外麵應了聲,便去找能糊窗的白紙了。
楊芳華這才去灶間給陳曦煮了碗薑糖水端了過來.家裏怕陳曦受涼,與她這屋火炕相連的爐子一直就沒斷了燒,所以楊芳華薑糖水煮的也快。
陳曦喝完一大碗熱乎乎的薑糖水,開始小口吃著雞蛋的時候,楊芳華已經收拾好了地上的碎玻璃,陳成棟也糊好了窗子被砸的地方。
楊芳華做到炕沿邊兒開口道:“閨女,你能想開,媽很高興......隻是這三百塊,咱們是不是要的有點兒多啊。雖說吳家人不是個東西,可咱們......”
陳曦用勺子撥弄著碗裏的蛋黃,低聲道:“媽,我是跟吳德興拉扯時掉水裏的,他當時直接丟下我就跑了,要是沒有鐵蛋他們兩個在那撈蝦,你閨女就真沒了。”
楊芳華聽她這麼說,也紅了眼眶,想著閨女差點就沒了,咬咬牙道:“三百塊,他們吳家給的不冤!”
陳曦抬起黑亮的眼睛看她媽,扯出個笑容道:“這就對了!媽,以前就是咱們太好說話了,有些人才一再的得寸進尺。容忍也得分人,像吳家還有四伯母他們,你的容忍隻會讓他們更變本加厲!想想你這麼多年在四伯母那受的氣還少嗎?憑啥咱們就得老受她欺負。”
楊芳華想著今天吃癟的吳家人和那位四嫂,覺得閨女說的有道理,忍不住微微點了點頭。
她用手指耙梳了兩下陳曦的頭發,才開口道:“閨女,這三百塊你打算怎麼辦?”
他們家裏接連供了四個孩子念書,餘錢本就不多。陳曦這次病倒,又是很大一筆開銷。可錢畢竟是閨女要回來的,楊芳華還是想問問閨女的意見。
陳曦對她笑笑,緩聲道:“媽,我這次生病花了家裏不少錢,這三百塊錢,你們留兩百八,剩下二十給我,我打算做點兒小買賣,也省得家裏日子過的太緊巴。”
楊芳華詫異的看向陳曦:“做點兒小買賣?閨女呀,不是媽說你,你個小丫頭家家的就別吹牛了,再說二十塊......能幹啥買賣呀!”
這時候縣城、省城捧著鐵飯碗的大多數工人,一個月也不過三四十塊的工資,二十塊錢雖說是半個月的工資,可是要想做買賣,那還真不多。
陳家所在的桃花灣歸攏山縣管轄,攏山縣又是沈城下屬的一個小縣城。在陳曦的記憶裏,沈城可是全國有名的重工業城市,八十年代卻一直靠吃國家的返銷糧過日子。
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三年之間,東北連續幹旱糧食減產。靠天吃飯的這些農民自己都要靠國家的救濟糧填肚子,哪兒可能還有餘糧換錢。可陳成棟夫妻倆還是供了家裏的孩子上學,可想而知要如何的精打細算省吃儉用。
雖說八四年的時候這邊開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以後,又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可家裏日子仍舊過的緊巴。陳曦也是想盡快賺些錢,好讓家裏人吃用的寬鬆一些。
可在老一輩眼裏,做生意那都是要出大本錢跟著的,因此楊芳華對於女兒要拿二十塊做買賣的說法,壓根兒就不看好。
陳曦吃完最後一口雞蛋把碗遞給楊芳華,吸吸鼻子攏了攏身上蓋的被子,衝楊她媽笑了笑:“媽,等我感冒好些再想做買賣的事情。”
楊芳華無奈的伸手輕戳了下閨女的頭:“你讓媽少操點兒心,媽就知足了。賺錢的事情,你就甭操心了。”
她本想說這三百自己先收著,離開的時候,又留了二十塊,幫陳曦掖在了炕櫃包裹下麵,叮囑道:“媽給你把錢掖這兒了,仔細著些,別丟了。”
陳曦身體本就疲累,折騰了這些時候,越發困倦,閉著眼睛應了一句,就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