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立刻拿出來昨天讓削的小竹簽,她提前就備好了提供試吃的部分,山楂糕都被切成了指甲蓋的大小,但足夠能嘗出來滋味。
圍著的人大概有四、五個,嘗過後紛紛讚譽。
“這山楂糕味道還挺好的,也不酸,姑娘挺舍得放糖的啊?”
“我嘗著挺好,就是這價錢有點貴,能不能再給便宜點,都趕上肉價了,這誰吃得起啊?”
“就是,這山楂糕咋能和肉比,就是個解饞的。”
......
這幫人七嘴八舌的就要把價格砍下去,劉春蘭早就料到了這點,但她也不打算把價格降下去,有了第一次打折就有第二次,那她這生意還做什麼?
“大哥大姐們,我這就是個小本生意哪還能便宜,而且我這山楂糕多舍得放糖,再便宜我這本就收不回來了。”劉春蘭大大方方的道:“這大熱天的你們家裏頭孩子和老人肯定都沒啥胃口吃飯,買點山楂糕回去開開胃消消食多好。”
她這一說讓不少人就心動了起來,八十年代的人一月工資就三十來塊,如果不是廠裏員工可能也就十多塊錢,並不算寬裕,但像這種小吃之類的還是消費得起的。
首先試吃的一卷發大姐穿著時髦,也沒猶豫,爽快的開口,“行,那先給我來半斤,要是好吃的話下次我再來買。”
“好嘞!”劉春蘭笑著應答,然後就給她切了半斤山楂糕麻利的包好後遞了過去,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才四毛錢但也算是開張了。
有了第一單生意馬上就有第二、第三單,見有人買,後麵的生意就順暢多了,出手最闊綽的買了有三斤。
劉春蘭這麼一算下來就賺了有小五塊錢,讓她有點心潮澎湃。
但期間也不乏有來光試吃不買還想再蹭兩口的人,這樣的人沒有什麼購買力,而且多半買的話還要跟她討價還價,都被劉春蘭給打發走了。
她在攤子上坐了有快半小時後,肚子餓的咕咕叫實在是有些受不了,對麵擺的攤子就是賣麵的,飄過來的香味勾的她饞蟲都在不安分的挪動著。
思前想後,劉春蘭看著來往的人也不多,就決定到對麵先去吃碗麵。
她點了碗雞絲肉麵,算是終於見到了葷,可算是把她給激動的熱淚盈眶,還在裏麵加錢加了料,足足的雞肉絲把麵都給蓋滿了。
老板娘送上來後,劉春蘭就迫不及待的夾了一筷子吃了起來,雞絲肉麵的味道還不錯,就是沒那麼鮮,味道中規中矩,但也解決了她腹中的饑餓。
一碗麵三毛錢,加料後五毛,但這小麵攤上吃麵的人並不多,多數都是擺攤的人餓了會來這吃上一口,畢竟也沒聽過誰專門跑到黑市裏來吃麵的。
正想著的時候,麵攤老板娘突然拍了拍她的肩膀,衝著她指手畫腳的比劃著,嘴裏“啊啊——”的望著對麵她的小攤子。
老板娘是啞巴,這是劉春蘭剛知道的,她還以為對方是靦腆所以不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