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漣一看竇常山的太監服,頓時變了臉色,“又是一個死太監,你個閹狗救我做什麼?”那表情好像曾經有太監殺了他全家一樣。
竇常山不置可否,不跟這半截身子已經進了棺材的重傷員一般見識。而楊漣一看他竟然不理自己,以為自己的傲然正氣嚇唬住了這個閹黨。楊漣這些日子以來,被酷刑反複折磨,身上新傷加舊傷,早就已經習慣了,麻木了。他明白魏忠賢敢於對自己使用任何刑法刑,卻獨獨不敢讓自己死。
魏忠賢這個閹狗就是要讓自己承受各種痛苦,最後向他屈服,可是人怎麼能向狗屈服呢。
現在這個小太監被關了進來,肯定是魏忠賢又想出了什麼折磨人的新法子。
“死太監,你怎麼不說話啊。你有什麼招數盡管使,我楊漣要是怕了你,我跟你姓。”
竇常山一聽“楊漣”忍不住看了看,還真是楊漣啊,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東林黨的頭,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為國為民,和魏忠賢鬥的你死我活的楊漣,最後慨然赴死,讓魏忠賢最終奪取了權利。讓明朝最後病入膏肓,最後崇禎極力營救,卻無力回天了。
其實他挺喜歡明朝的,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很是有骨氣。
突然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自己既然來到了這裏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改變這一切。免受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悲慘命運,免去所有人頂著豬尾巴辮子的悲慘命運呢。想到這裏,他決定搏一搏,救下這個楊漣。
雖然東林黨未必能救明朝,可是有人能夠製衡魏忠賢總是好的。興許出現一個正確的領導階層,循序漸進的改革,未必不能就下來明朝。
然後竇常山拿著小棍又捅了捅楊漣,“原來你就是楊漣啊?嘿,還是活的。”
“我當然活著,我楊漣剛正不阿,必將名垂青史,而你,魏忠賢的走狗,為虎作倀,助紂為孽,早晚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子上。”
竇常山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哎,你這套說辭是從哪聽來的?是從政治課本上嘛,你那個學校畢業的,高考多少分啊。”
楊漣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奇奇怪怪的言論,“你說的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前言不搭後語,我乃是東林書院的,我與你們閹狗勢不兩立,你就算是打死我,你也休想抹黑我的名聲。”
看這架勢,這老頭是個強脾氣,屬於那種,名聲重於生命的主可惜的是他不懂,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他略帶嘲諷的問道“楊先生,跟你打聽個事情。本朝成祖皇帝是誰所出啊?”
楊漣一愣這問題問的八竿子打不著啊,“本朝成祖皇帝,自然是洪武皇帝正宮娘娘,馬皇後所出啊,這種問題三歲小孩都會回答。你問我這飽學之士,不是看不起我嗎。”
竇常山故意問道“奧?三歲小孩都會的問題啊,那周王朱橚不知是誰所出啊?”
楊漣搖頭晃腦的說道“周王朱橚生母績妃這在《南京太常寺實錄》種有記載,你小小年紀沒讀過書,請教於我算是找對人了。”
“奧,有個問題我不是太明白,要請教先生。”竇常山再次“虛心求教”
看他這麼孜孜不倦的求學,楊漣好為人師的毛病又犯了“年輕人好學不倦,你盡管問來,老夫知無不答,言無不盡。”
“《太宗實錄》有句話叫,周王橚,成祖同母弟。也就是說永樂皇帝和周王朱橚是一個母親所生。您說是《南京太常寺實錄》錯了,還是《太宗實錄》有誤,還是太宗奪了侄兒的江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故意誆騙世人,說是馬皇後所生啊。”
太常寺是明朝專門負責祭祀禮樂的機構,有關皇家的宗廟族譜都由它來管理像哪位妃子生了哪位皇子是斷然不可能記錯的。可是太宗實錄確是太宗身邊的太監根據皇帝的起居注記錄的。反而有些經不起推敲。
楊漣一時間竟然被問住了,他博學多才,這些書自然都看過,甚至都能背下來。可是他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歪理”。那是大不敬。
周王朱橚是績妃的兒子,不會錯。而朱橚和永樂皇帝朱棣是同胞兄弟也沒錯,可是聯係到一起就成了大問題,兩句話看似簡單,卻設及到皇位的正統性。
楊漣搖著頭“不可能,這絕不可能,一定是哪裏搞錯了。永樂皇帝可是馬皇後所出,乃是開國皇帝的嫡出子嗣。怎麼可能是績妃所出啊。”
竇常山不忍心的拍拍他“不要多想,就算他們是誰所出都沒有關係。”
“不,這很重要,一個庶出的搶奪了正宮嫡出的權利,這事情還不重大嗎。”
竇常山搖搖頭“誰的兒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永樂皇帝做了皇位,他修長成,五征蒙古,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其偉業遠邁漢唐。所以他能修改曆史,他能說他是馬皇後,如果可以他還可以讓史官寫,他是感應上天而孕,生他的時候滿天紅光,你看漢高祖劉邦不就是那麼寫的嗎。他就算說他是王母娘娘生的,你也得相信不是嗎。”
楊漣再一次被他的奇怪理論給震撼了,思索良久“你說這些,到底想跟我說什麼。要我向魏忠賢那個狗賊低頭嗎?”
竇常山搖搖頭“我隻是想告訴你,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隻要你勝利了,你的身邊自然圍著一群人,給你歌功頌德。替你流芳百世。你死了,你覺得魏忠賢的身邊,那群人會不會給他包裝成救世濟民的大英雄,而你卻是阻撓他的大奸臣呢。”
楊漣聽了他的話,不禁陷入沉思,他雖然是個老書生,可他卻不是那種腦袋不透氣的老腐朽,想到自己死後,自己的兩個兒子,肯定會任人宰割,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學生和自己那些一起戰鬥的同朝好友們,忍不住打了個寒蟬。魏忠賢的手段太讓人恐懼了。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開始對這個小哥有了種,莫名其妙的信任,就連說話的口氣都變了“不知道,這位小哥,認為,我們東林黨以後的路,該如何走呢。你要是能讓我們走出這困局,我們願意奉你為東林領頭人。”
竇常山摸著他的頭,感覺自己就像教唆小弟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教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