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沈星舒不願麻煩宋無敵,便沒有在自宋無敵家中留宿,留下些許錢銀以示答謝,同宋無敵拱手道別後前往大哥府邸。
隻見大門被鎖且貼有封條,一人一狗隻好做翻牆進入的打算。但是大哥這處府邸四周院牆高度皆有丈許,沈星舒無奈隻好讓餘黑進入尋找那木牌。餘黑身形巨碩,卻靈活無比,丈高的院牆如履平地,一個俯衝便越上院牆,低頭看了看沈星舒,然後跳入內院。
一炷香的時間,餘黑便回返,將那木牌遞予沈星舒。隻見木牌長約三寸,寬約一寸,通體呈深紫色,晶瑩剔透,木牌正中寫著“茅山”。
拿到木牌,一人一狗在附近尋到客棧,讓客棧夥計送了一些飯菜到房中。吃飯過後,沈星舒上床休息,他很珍惜這種休息的機會。
從家中發生變故以來,沈星舒便沒有再進行早讀晚讀一類的活動,有機會便找個地方坐下休息,保存體力,準備時刻應對將要發生的變故。
餘黑吃完飯,也在床邊趴下,沈星舒將床上多餘棉被扔給他,他便枕著棉被睡去。
因為心中的主仆觀念,餘黑從來不會和沈星舒睡同一張床,或者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沈星舒多次勸說無果,也就隨他去了。
翌日辰時,沈星舒在京封購買幹糧水袋,並且給餘黑買了很多隻燒雞,用麻布袋子裝著,捆在餘黑背上。如今餘黑體型壯碩,耐力極強,載著沈星舒都能奔襲幾十裏。
準備妥當後,一人一狗啟程南下。途徑亳州、壽州、廬州,最後耗時兩個月,抵達和州與常州交界處的句容縣。一路上也遇到一些山賊強盜,皆是喪命在餘黑口下,現在餘黑較兩個月前身形更為龐大,大小與馬匹一般。
如今已經十二月中旬,寒冬早已經來臨。為抵禦寒冷,餘黑身上長出了細小絨毛,使得毛發更加旺盛,看起來也更為壯碩。
自無人處沈星舒都是騎在餘黑背上趕路,一是趕路很快,二是餘黑背上頗為溫暖,而且現在的餘黑載著沈星舒連續奔襲百裏也較為輕鬆。有時自野外歇息,沈星舒也是睡在餘黑懷中。
為此沈星舒問過餘黑很多次,為什麼他能在半年裏生長如此迅速,體型如此之大。
對此餘黑也是頗為疑惑,隻是給出了幾個猜想。但是對此餘黑卻是高興的,因為如今他能保護沈星舒,還能載著沈星舒趕路。
抵達句容縣之後,天空下起鵝毛大雪,一人一狗準備尋處客棧住下。但是幾處的客棧掌櫃看見如此巨大的黑犬,死活不讓餘黑上樓,讓沈星舒將餘黑拴在後麵的馬廄中。
沈星舒自然不肯,迫於無奈,隻好吃了晚飯過後,向掌櫃詢問了茅山的情況,頂著大雪連夜向茅山趕去。
道教中有三清四禦,三清指的是三清祖師,即玉清、太清、上清三位祖師,三清乃世間至高神。玉清、太清、上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
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自太上祖建國以來,宋朝將道教作為國教,因此三清道教便特別興盛,最有影響力的是茅山、龍虎山、閣皂山。其中:
茅山拜“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為祖師,又被稱作玉清派或者闡教。
龍虎山拜“太清境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為祖師,被世人稱為太清派或者人教。
閣皂山拜“上清真境太衛玉晨道君靈寶天尊“為祖師,被世人稱作上清派或著是截教。
受上天指派,三個教派之間同氣連枝,共同懲惡揚善,除魔衛道,以保天下太平。
其中當屬茅山最為出名,在朝廷的支持下,修建了大批道觀,並且逐漸形成規模,山中道觀眾多,門徒無數。先後有許多道教前輩在這裏活動,使茅山的影響越來越大。
亥時,一人一狗到達茅山腳下。沈星舒從餘黑背上跳下,打算徒步上山,表示尊敬。
雖然天色已晚,但還是能看見茅山“五步一亭,十步一閣“的規模,沈星舒心中不由地發出感歎,稱讚茅山的氣派。冒著大雪,上山頗為艱難,但曆經一個時辰的趕路,沈星舒還是看到了半山腰的山門。
沈星舒走上前去敲門,半晌才有小道童睡眼惺忪地開門詢問,得知緣由後衝沈星舒說道:“今日天色已晚,訪客請明日再來,善人快些回去吧。”說完關上大門,隔著門隻聽見其打了個哈欠,應該是繼續睡覺去了。
無奈,沈星舒同餘黑自背風坡尋了處洞穴,生起火堆取暖休息。
翌日卯時,天空放晴,沈星舒便起來收拾好自身儀容,然後和餘黑向山門走去。
走近山門,隻見山門既有人工建築的古雅的門樓,更有兩峰對峙,峰巒入雲;懸岩陡峭,夾道而立,仿佛天地間一扇大門,隻差半天裏一道橫梁。沈星舒見山門如此巍峨壯觀,昨晚竟未曾注意,想來是昨晚天色已晚,且大雪紛飛,看不清近處景象。
回過神來,隻見山門依舊緊閉,沈星舒走上前去剛想敲門,大門便被打開。還是昨晚那個道童,約摸著十歲左右,眉宇之間,頗為精致。頭戴月牙冠,身穿藍色道袍,道袍袖口處有著一個特殊標誌,想來是玉清派區別於其他教派的標誌。
道童剛打開大門,便被門口站立一人嚇了一跳,定睛細看,原來是昨天晚上來敲門的那人,放下心來,將頭頂的帽子扶正,然後衝沈星舒拱手行禮道:“不知善人這麼早登門,所為何事?”
沈星舒回禮然後說道:“小道長,我是前來拜見真元道長的,家中兄長乃是戶部侍郎沈燁,與他私交頗深,如今差我前來尋找,望小道長予以通報,星舒在此謝過了。”
小道童聞言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真元子道長正在帶領眾人操行早課,你且隨我先到客房等候,待早課結束,我再去稟告,”沈星舒聞言點頭應是。
當小道童看到餘黑以後,也頗為震驚,說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犬類,並問沈星舒這是不是他的坐騎,沈星舒不願過多解釋,隻能點頭應是。隨後,道童便帶著沈星舒和餘黑前往客房。
進入山門穿過長廊,沈星舒遠遠地看見正在廣場上操行早課的眾人,眾人穿著與這道童無異。隻見眾人前方坐著一位老者,頭戴星冠,上刻五鬥星形,顴骨高聳,麵如淡金,目光如眸脫鷹,須發皆白,身穿白色道袍,手拿白色拂塵,想來這老者應該就是真元子道長了。
在道童的帶領下,沈星舒和餘黑自眾人右側經過,引得眾人頗為好奇,轉頭打量觀看。被那真元子道長訓斥過後,隻能佯裝回過頭來繼續操行早課,但目光依舊斜視看向餘黑這邊看來。
道童將沈星舒和餘黑帶到客房後,稽首行禮隨後離去。半個時辰過後,遠處的鐘聲響起,早課結束,卻遲遲不見真元子道長前來,反而一群身穿道袍,年齡與沈星舒相仿或者大上幾歲的道士聚集在客房門口。
眾人來此的目的並不是因為沈星舒,而是餘黑。前來的人對餘黑駐足打量,很快客房門口便圍滿了道人。有年齡較長的,竟敢上前撫摸,詢問沈星舒有關餘黑的情況。
沈星舒見眾人詢問也隻好出言解釋,並讓餘黑爬伏在地,不得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