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中的桂大,條件簡陋,艱苦非常人所能想象,木柱子竹籬笆的教室、茅草蓋的宿舍,連張吃飯的桌子都沒有,端個飯碗滿土坡找地兒坐,冬天寒風刺骨,夏日酷暑難耐。地上打個通鋪,幾十人擠在一起睡,與當初躲日本時擁擠不堪的難民潮簡直沒有兩樣。
“有乜心情除舊歲,
幾乎餓死過新年。”
梧州籍的陳大明同學實在忍無可忍,一怒之下寫了這副對聯,趁黑貼在宿舍的門口,第二天一早,引來了大批學生圍觀。同學們深有感觸,現在讀書就是遭罪,連飯都吃不飽。
可是學校當局對於同學們的苦難卻無動於衷,甚至還有人揚言要追查貼對聯“蠱惑”人心的同學,這更加激起了學生們的憤慨。
尤其令人氣憤的是,國民黨的留守兵還在學校的大門口豎了一塊醒目的木牌子,上麵赫然寫著:“不準夜間隨便行走,否則一律格殺勿論!”
這樣赤果果的威脅恐嚇,也不知這些大兵們是懷了怎樣的心腸。同學們向學校當局多次提出抗議,要求這些所謂的國軍尊重學校和師生,撤下侮人的木牌子。
“一塊牌子也沒什麼啦。我們是高等學府,不要跟這些粗俗的大兵一般見識,你們這樣盲目地鬧,惹惱國軍的後果吃不起。”
想不到,校方當局卻以避免破壞軍校團結為由,拒絕與軍方交涉,還反過來恐嚇提意見的學生代表,警告他們要“注意影響謹言慎行”。
很快,《八桂日報》(龍城版)社會新聞上,便刊出了《桂大學生在煎熬中度日》《天之驕子豈容隨意格殺》的匿名文章,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紛紛要求學校改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呼籲國軍體恤善待學生。
寫文章的不是別人,正是報社的特派記者柳生。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久,一場聲勢浩大的“返梧運動”悄然揭開了。
命運多舛的桂大在抗戰中屢次搬遷,至今尚未確立永久校址,校長決定申請在桂林建設永久性校址,並得到了國民黨教育部的批準,卻遭到了大部分進步師生的堅決反對,他們要求將學校遷回梧州蝴蝶山舊址,以借此遠離國民黨當局的統治中心,同時便於與進步人士雲集、學術風氣自由的粵港地區大學取得更好的聯係和交流。
返桂後的第一次學生大會在泥巴裹腳的操場上舉行,會上選出了新的學生自治會領 導班子,發出了“反梧第一”的口號,並選舉成立了“返梧促成委員會”。
“我們也成立一個‘護校委員會’,專門針對他們的‘返梧促成委員會’!”國民黨政府在桂大的爪牙,三青團的頭頭們也不甘示弱。
三青團“護校委員會”將師生返梧行程計劃密告國民黨桂北行政公署專員。臨出發前夕,“返梧促成委員會”獲知消息,所有“返梧”船隻已被國民黨政府當局密令封鎖,一律不得出港。
“我們絕不能屈服!”返梧促成委員會當即組織師生前往桂北行政公署請願。
“返回梧州去!”
“改善學習環境!”
“尊重學術自由!”
一千多人的師生隊伍浩浩蕩蕩從鷓鴣江校區出發,一路高喊著口號,徒步向幾十裏外市中心的專員公署挺 進。情緒激昂的柳生和石寶走在隊伍的最前頭,兩個人相互鼓勵著,這是在自己的家鄉,決不能落在人後。遊行的師生們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口幹舌燥,柳生跑上跑下地找著有水的店鋪,為大家買來涼水解渴。一些店家聽說這是去公署請願的大學師生隊伍,說什麼也不肯收水錢。
這天,恰逢國民黨八桂省主席與南京教育部的督學來龍城督察,師生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加快了步伐湧向桂北行政公署大門口,將公署大院裏裏外外圍了個水泄不通。
“請省主席出來主持公道!”師生們高聲呼喊著。
眼見這陣勢,省主席哪裏還敢露麵。躲在行政公署內跺腳大罵:“成何體統,這是要造反了!”
從下午三點到第二天早上,請願的師生們滴水不沾,粒米未進,大家手挽著手,靜坐在公署門前前,堅決要求省主席出來接見,給大家一個明確的答複。
早上五點,天剛蒙蒙亮,新任桂北行政公署專員莫俊傑受省主席指派,硬著頭皮出來向師生講話,並許諾同意接見學生代表。
“莫專員,請問我們桂大師生返回梧州上課,你們行政公署為什麼要橫加阻攔?”
學生代表單刀直入地質問正襟危坐的莫專員。
“這個這個,你們是國立大學,我們桂北行政公署不過是地方政府,哪有什麼權力幹涉你們的行動嘛?阻攔之事純屬子虛烏有,一定是有人故意造謠惑亂,千萬不要輕信!”莫專員假惺惺地推說道。
“說得漂亮,不幹涉阻攔,那為什麼要扣封返梧的車船?”代表們緊追不放。
“我向各位保證,我們行政公署並沒有下過扣車封船的指令嘛,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莫專員還在裝模作樣地打著哈哈。
“可是有人明明告訴我們,這幾天,返梧的船隻已被強行勒令不準出港了!”
“哎呀絕對沒有的事,你們可不要聽信謠言,見風起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莫專員信誓旦旦地說。
“那好,既然專員承諾不扣車不封船,那我們明天就返回梧州。莫專員,你可要為我們順利返回梧州的安全負責任!”
“一定的一定的,我們行政公署義不容辭,請大家放心。”無奈,莫專員隻得當麵同意先派代表奔赴梧州籌備返校事宜。桂北行政公署隨即撤消了對返梧車船的扣封。
三天後,六百多桂大學生,自行雇請船隻,分批有序地向梧州轉移。另部分學生則繼續留在龍城鷓鴣江校區。
桂大“返梧運動”是進步師生的一次大勝利,國民黨反 動派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便想方設法進行底毀。有人買通遠在重慶的《大公報》進行歪曲報道,居然捏造出“國立桂大遷校風波演出無法無天之怪劇,學生懷手榴彈及手槍威脅該校會計”的爆炸性新聞。
“真是睜眼說瞎話不知羞恥。我們必須反戈一擊以正視聽,讓他們虛偽的醜惡的麵目原型畢露。”學生自治會幹部討論會上,有人憤然提出。
“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要用事實戳穿他們的謊言,讓《大公報》無地自容!”
“文章誰來起草?”自治會主席環視著大家,問道。
“程思樂來寫最合適。”有人建議。
“對啵,程思樂文筆犀利,你來起草。”
在場的人一齊把目光投向坐在角落裏的程思樂。
“我來就我來!”
程思樂連夜奮筆疾書,寫出了慷慨大義的檄文《國立桂大全體學生駁斥大公報造謠陷害》,很快刊登於重慶《新華日報》,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公開揭露造謠者的險惡用心。
愚蠢的敵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程思樂,你可以啵,你的文章真有魯迅先生的風骨,直中敵人的要害,佩服了!”
“誰能奮筆禦敵,唯我陳大才子!”說這話的人,一定是讀過共 產黨領袖毛澤 東那句有名的“誰能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了。
“這次桂大返梧運動,你有什麼文章可寫?”柳生回報社彙報的時候,羅浩天問直截了當地問他。
柳生紅著臉回答:“社長,我記錄了一些活動素材,但感覺不能把握全局,寫不出大的報道來......”
“不要緊,你把搜集到的素材給我作參考,我再組織人員去桂大采訪一次。”
你們要到學校采訪,學生自治會的同學們是重點對象,比如那個叫程思樂的幹事,他很有頭腦,剛剛在《新華日報》刊登的那篇文章,就是他寫的。
“好,到時我就去會他一會,聽聽他的意見。”
羅浩天親自率領記者組深 入桂大,采訪了程思樂等許多進步師生。隨後內容翔實的新聞調查《桂大訪問記》誕生了。《桂大訪問記》發表後,惱羞成怒的國民黨桂北行署專員尹誌高專門找羅浩天去談話,一見麵就大拍桌子,指著羅浩天的鼻子訓斥道:“羅浩天我問你,你現在吃著誰的飯?”
“專員,我們也隻是據實報道,您不是一向強調新聞真實的嘛。”羅浩天見尹專員如此慍怒,便靈機一動,將了他一軍。
“迂腐,新聞真實也是有前提的,你怎麼這麼不會審時度勢。你再不看清形勢好好收斂,報社早晚有一天要毀在你手裏!”尹專員端起杯子喝一口茶,餘怒未息。
“專員教導得是,卑職以後一定好好把握!”
老謀深算的尹專員哪裏料到,自己一向看好的黨報掌舵人,竟會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共 黨分子。